近日,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有部分地区银保监局摸底辖内结构性存款等金融产品的运行、销售情况。
“我们这边五一前收到银保监局的通知,主要是摸底结构性金融产品挂钩衍生品的情况,相信摸底跟近期发生的原油宝等事件有关系。”5月8日,华北地区某大型城商行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继原油合约允许负价格交易之后,5月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公告将允许部分品种的全球天然气合约以负价格交易,预计于5月17日正式施行。
此举加重了国内监管和银行的担忧,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港股01988)、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港股01398)等日前已暂停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多个账户产品开仓交易。
从数据上看,目前结构性金融产品中,结构性存款比重颇大,原因在于,存款一直是金融机构争夺的重点。
“中小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要高于大型银行,它们面临的揽储压力比较大,高收益产品对客户比较有吸引力。”5月9日,央行某地方分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5月11日,央行最新公布数据显示, 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大幅度多增1.01万亿元。另外,增速亦不低。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07.59万亿元,同比增长9.7%。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2.26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1.4个百分点。
由于收益率较高,结构性存款近来成为银行吸存的“神器”之一。然而,原油宝等结构性金融产品“出事”引起监管对现存产品风险的担忧。
5月8日,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结构性金融产品的风险主要是本金和收益风险。目前约一半结构性理财产品不保本,本金存在亏损的可能,最差的情况是损失全部本金。“当前金融市场整体风险提升,个别金融产品价格容易出现极端波动,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不确定性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5月7日和9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两则相关处罚通知,涉及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港股00998)舟山分行和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苏州分行,其中中信银行舟山分行发放用途不真实贷款,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80万元,做出处罚的日期为4月26日。这也是2020年首张针对结构性存款违规的罚单。
结构性存款高涨
结构性存款产品属于存款,但收益非固定,是一个浮动的收益区间。相比于普通的存款产品,由于结构性存款嵌套了衍生品,因此预期最高收益率要高于同期限的普通存款产品。
央行发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11.67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2.07万亿元左右,创历史新高。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最新的统计显示,4月13―19日,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148只,较前一周增加了22只,平均期限为157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环比上涨10bp。
数据显示,企业客户才是结构性存款的最大买家。从不少上市公司的公告里,也能看到企业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动态。比如,5月7日,力生制药(行情002393,诊股)(002393.sz)发布公告称,同意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以最高不超过3.5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
虽然近期结构性存款产品的利率有所下行,但是下降的幅度并不大。疫情下政策加码导致资金面持续宽松,存在企业拿到低成本资金后,再去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套利行为。
“结构性存款价格是刚性的,由此衍生成巨大的套息空间,套息空间的明显变大可能推动了存款的恢复性增长,3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或许可作为旁证。”兴业研究分析师郭益忻表示。
去年10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明确结构性存款监管要求,提出结构性存款不得“出表”、设置24小时冷静期等要求。
“从当前的宏观货币政策来看,贷款端利率会持续下行,监管为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应该会加大对存款端高息揽储的监管力度。因此,结构性存款从规模上会受到压制,不会进一步爆发式增长。”5月9日,某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高收益的吸引力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近期有地方银保监局排查辖内银行结构性存款等金融产品的运行、销售情况,也与近期挂钩产品出现风险事件有关。
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部分金融产品风险问题,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殷燕敏介绍称,目前结构性存款和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挂钩黄金、汇率、指数比较多,挂钩原油的很少。“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由此可见,结构性存款涉及衍生品投资,存在一定投资风险。时代周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客户并不了解结构性存款的风险和产品结构,将其简单地归类于存款,看中的是其较高的收益率。
“由于有存款收益,又有衍生品投资的收益,很受客户的青睐。我们依然卖得很好,近期并没有明显的降温。”5月8日,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有部分股份制银行挂钩中国原油合约的结构性存款显示“售罄”或“停止销售”。
据记者了解,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置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得结构性存款从名义上的浮动收益产品变为实质上的固定收益产品,被视为“假结构性存款”。
但是,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不排除原本发生概率极低的事件突然成为可能,“弄假成真”。
殷燕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收益结构设计以及到期收益率情况来看,一般挂钩shibor、libor指数的产品投资者拿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极大,三层结构的产品投资者拿到中间层收益的概率极高。挂钩黄金、汇率、股指等产品的结构性产品真结构性比较多。
据了解,现存市场上也不乏一些与利率挂钩的假结构性产品。
近期,有部分银行发行不同期限的结构性存款,挂钩利率是美元3个月伦敦同业拆借利率(3m libor),且触发最高收益率的条件为3m libor利率小于3%。据wind统计,自2008年11月之后,3m libor利率一直没有高于3%。触发的条件比较简单,轻易就能达到,客户能够100%的概率获得高收益,风险极低。